西藏:高教内涵发展的高原行动

2019/3/26 10:01:11 来源: 网络
分享:

  午后的阳光把春寒料峭的高原晒得暖洋洋的,西藏大学植物生态学教授拉琼的办公室绿意盎然。除了常见的绿植外,办公室还养着濒临灭绝的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植物,许多植物标本堆放在地上,“不久,这些标本、植物都会搬到新的实验室里,会有更好的实验条件”。

  2017年9月,西藏大学生态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拉琼期待的生物多样性实验室是西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

  “好事不断,喜事连连。”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尼玛次仁这样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如西藏大学进入部区合建高校行列、西藏藏医学院更名为西藏藏医药大学并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农牧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调整初见成效等。

  2018年初,西藏自治区教育工委谋划了13项教育“奋进之笔”攻坚行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其中一项。“西藏高等教育要着力打造民族优秀文化和高原科学与技术两大‘藏’字牌特色学科群,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强化区内高校协同创新,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尼玛次仁说。

  抓住学科专业调整“牛鼻子”

  “在西藏办大学,更多的是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苟凌滨说,西藏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要实施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还得靠区内的7所高校。

  西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体系需进一步优化,当前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正逐步显现。面对这样的情况,西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调整优化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办好一批工农医等人才紧缺专业和特色优势学科”。加强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主动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西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2018年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藏的企业从内地引进人才,用人成本高且不稳定,急需当地高素质人才,你们能不能支撑起产业集团的人才需求?”这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考察全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时提出的问题。根据西藏“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西藏将重点发展高原生物、旅游文化、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产业和边贸物流7个重点产业。

  “高职院校要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找到发展定位,紧贴产业办专业。”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邓政洲说,以前学校简单根据一、二、三产业来布局专业,现在围绕西藏重点发展的7个产业,学校形成了6个专业群,重点建设电子商务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3个突破专业,计划到2020年从现有的32个专业调整到25个,覆盖7个重点发展产业,切实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水平人才。

  在西藏大学,以一流学科生态学为主,学校组织整合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等相关学科资源,共同支持西藏高原生态环保产业和藏药产业发展;组织整合少数民族经济、藏语计算语言学、藏族艺术、旅游管理等相关学科资源,共同支持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西藏大学从“海拔”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探究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着力构建有效支撑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四梁八柱”。

  如何让高校更加积极主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西藏教育厅通过招生计划、专业评估、资金配套等方式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倒逼高校自觉加强学科专业调整力度。例如,从2018年起,招生计划中理工类专业招生比例不低于60%;中央支持地方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的70%用于优势特色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在人才引进和招录时向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倾斜等。

  七校联盟抱团取暖

  2017年12月,西藏7所高校的校领导以及教务、科研、研究生院的负责人坐到了一起,共同商议一件事情——如何加强区内7所高校的协同创新?

  熟悉西藏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西藏高等教育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全区仅有7所高校、4所本科、3所大专,在校生3.7万多人。这样的规模在区外还不及一所综合性大学,资源配置分散到7所高校,更无法和区外高校比质量。“大学是开放的,不是关起门来建设,我们能不能先做到向自己开放,在青藏高原上抱团取暖?”尼玛次仁说。

  于是,西藏7所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并聚焦生态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现代藏医药研发、“一带一路”及西藏经济社会研究、西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4个协同创新重大课题。

  以现代藏医药研发协同创新课题为例,西藏藏医药大学与西藏民族大学联合开展名贵藏药重金属安全性研究,与西藏农牧学院协同开展藏药繁育种植研究,与西藏大学联合开展藏药抗高原缺氧损伤药效研究以及藏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我们内部先协同,再带动31所对口援藏高校的资源,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和协同育人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西藏大学科研处处长图登克珠说。

  作为西藏自治区政府参事、西藏大学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图登克珠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当代西藏问题,“读好读懂西藏才能服务好西藏,而这正是西藏本地科研工作者的优势”。

  易地扶贫搬迁、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等议题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心的重大民生议题。图登克珠带领学生走遍了西藏21个边境县,带出的第一个博士生写出了国内第一篇研究边境旅游的博士论文,联合出版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专著对西藏如何融入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黑青稞是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秋收季,隆子县隆子镇忙措村的120亩黑青稞试验地传来好消息。西藏农牧学院的“隆子黑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采用综合新技术种植的黑青稞实收产量达到833斤/亩,而群众采用常规方法种植的产量仅为407斤/亩。隆子黑青稞提质增效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支持了隆子县黑青稞产业的发展。

  西藏农牧学院科研处处长刘翠花介绍,针对当前西藏主要作物产量和效益低下,牲畜繁殖率、出栏率差等现实问题,2018年西藏农牧学院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区内其他高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开展了黑青稞提质增效、人工牧草种植、草地恢复、藏猪养殖等,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农牧民提供技术示范和科技服务。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创新创业,西藏并不是旁观者。

  次仁桑珠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他不久前获得了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资金3万元。“我卖特色草莓,果子大、颜色好,为此我还专门去江苏学习如何培育。”次仁桑珠说,他还和同学们一起创建了电商平台,为家乡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打开销路。

  创业长廊、创业一条街、创业孵化基地,很难想象在西藏一所高职院校有如此浓厚的创新创业风气。在2018年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西藏唯一入围高校,“泽林阳孜——珠峰旅游服务中心”和“萨吉尔之梦——拉萨红色文化旅游”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全国总决赛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

  “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比赛交流、实践锻炼、政策兑现和资金扶持机会,2018年投入资金45.5万元指导‘创梦君’‘藏宝精品’等8个大创项目实现了落地孵化。”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许震宇说,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边边角角,腾退了校内部分承包商铺,打造为创业空间。截至2018年底已经有28家实现工商注册的大学生创业公司,实现带动110多名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近两年,随着西藏自治区公招岗位的逐年减少,以公招考录的就业模式再难持续,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为此,西藏拿出20亿元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基金,为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区外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生活补贴、创业启动资金以及水、电、场租补贴等全方位补助和支持。例如,高校毕业生凡是自主创业或返乡创业的,每人给予5万元、每户最高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

  “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受益之多,超过内地多数省市。”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达娃说,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逐步完善落地,西藏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环境更加优化,就业创业有生力量发展土壤更加肥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渠道就业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市场途径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